自律,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。
写作业磨磨蹭蹭,经常熬夜;
没事就抱着手机不停刷;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偷偷打游戏总是玩不够;
生活习惯一团糟,毛病一大堆;
物质奖励孩子,但几次后就失效了;
……
现在的孩子普遍都不够自律,我们家长尝试各种方法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,学会坚持,学会自律。但有时往往适得其反,并没有那么好的效果。
孩子不自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问题不一定只出在孩子身上。有时家长了解经典的心理学知识,并运用到实践中,不断摸索,找到适合孩子的节奏和方式,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律非常有帮助。
德西效应
给错误的奖励,让孩子失去内驱力
有时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,家长会承诺给孩子一些奖励,比如:
“这次考了前5名,妈妈给你买一大堆XXX”
“如果你在10点前睡觉,妈妈每天都给你奖励零花钱”
“帮妈妈洗碗一次,奖励20块钱”
诸如用物质奖励给孩子,达到让孩子听话做事的目的,短期来看有效果,但长期对孩子的内驱力发展有阻碍作用。
孩子会以获取物质来做某件事,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去喜欢。
1971年,心理学家爱德华·德西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。
他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解答一组智力题,还把这他们随机分成了两组。
第一阶段,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;
第二阶段,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,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,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;
第三阶段,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,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,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。
结果发现,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。
这说明: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,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,仍对解题保持较大的兴趣。
人们在外加报酬(1美元)和内感报酬(解题的乐趣)兼得的时候,外加报酬不但不会增强内感报酬,反而会减低内感报酬。
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。《奖励的惩罚》的作者,曾分享过外在奖励会消除孩子内驱力的经典例子:
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,在交涉无果后,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,让他们来踢球。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,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。再想让孩子们免费踢球给自己看,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,就再也不来踢球了。
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,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;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,一味的物质奖励,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,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。
内驱力促使下的“我要做”,才会让孩子真正学会自律,懂得坚持到底,不轻易放弃。
所以,不恰当的物质奖励,家长要慎用。引导孩子找到兴趣所在,并加以适当鼓励,才能帮他们养成好习惯。
登门槛效应一口气吃不成胖子,分解目标更好用身边有家长为了让孩子自律,强硬地延长他们的学习时间,恨不得把孩子钉在学习桌上,或者安排超负荷的任务,孩子完不成,越来越排斥学习。
这些方式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,他们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么多的压力,长时间没有获取成就感会大大降低兴趣。
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,曾经做过一项实验:
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,希望她们把一个小并且不影响美观的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,这些家庭主妇大部分都愉快地同意了。
一段时间后,弗里德曼提出希望这些家庭主妇在窗户上挂一个大一点的招牌,此时仍然有很多人同意。但当弗里德曼去另一个社区,让人们直接挂上大招牌时,却遭到了大部分人的拒绝。
在一般情况下,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,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,相反,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、较易完成的要求,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,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,这就是“登门槛效应”。
弗里德曼认为,在一般情况下,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较高的要求,因为它费时费力,还不容易成功。相反,大家都乐于接受难度较小的、较易完成的要求。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,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。
所以,我们可以利用登门槛效应,把孩子的一个学习目标,分解成几个方面,然后分步去实现。
在实现第一个小目标后,孩子就会获得一些成就感,然后就会更有信心去做好整个事情。在实现这个宏大目标的过程中,也不容易放弃。
霍桑效应被关注的感觉,让努力更加有效在美国芝加哥的郊外,曾有一个叫霍桑的电话交换机制造工厂。那里的各项制度都非常完善,但工人们却对工作有很多不满,业绩很不理想。
后来,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·埃尔顿·梅奥率领团队,在这座工厂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。
研究小组挑选了十几名女工参与实验,惊奇地发现,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福利(休息时长、供应茶点等),她们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。
当女工被抽出来组成实验组的时候,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,是这些专家团队关心的对象,这种受关注的感觉,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,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,值得被尊重的。
这就是心理学名词“霍桑效应”的由来。当孩子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的积极关注时,他就会有动力去表现自己。这里的积极关注,就是尊重孩子,相信孩子,并及时给予他们正向反馈。
有句话说,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,你就能成为什么样子的人。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,给他们一些鼓励,遇到问题要告诉孩子“你能行,你一定能解决”。
这样,他律才有向自律转变的可能,孩子会在一次次的正向反馈中肯定自我,变得更加自信、自律!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