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近日,金山区亭林镇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与地理科学学院、地图研究所共同编纂的《亭林人文地图》,由中华地图学社正式出版,成为我国聚焦单一乡镇的人文类专题地图集的开创之作,为亭林“文-史-旅”的时空融合演绎提供了全新视角。
亭林镇是金山区“亭卫-亭枫”两大黄金发展轴的交汇之地与工业重镇,也是金山连接上海市中心的“北大门”。同时,亭林历史悠久,自古就是浦南重镇,为上海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、三国东吴名相顾雍故里,南朝梁陈间历史地理学家、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亦闲居于此。
“我们想通过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方式,发扬和传承上海的红色文化、海派文化、江南文化,深化亭林文化品牌建设,展现‘人文重镇’的价值内涵。”金山区亭林镇党委书记刘雪峰表示。
2019年,亭林镇党委、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筹建“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”,持续推进“亭林人文地图”等特色文化项目的探索和“落地”。2021年,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、地图研究所李山副教授和唐曦教授领衔启动《亭林人文地图》编纂项目,尝试通过新的媒介形式系统解说亭林的文化基因与现代风采,使图集成为记录亭林古往今来的“一部史料”、适宜多种情景的“一扇窗口”和辅助政企决策的“一张蓝图”,助力亭林镇实现从“江南文化故地”向“江南文化高地”的品质嬗变。
“作为我国乡镇尺度人文类专题地图集的开创之作,《亭林人文地图》在编制过程中面临多方面挑战,亟待创新突破。”主编李山认为,主要困难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大纲框架缺乏经验参照,需要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全新地图叙事体系;二是需要通过专题研究,从历史文化资源中梳理出可资利用的制图信息资源;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、典型场景、故事传说等所涉及的大量非空间信息,需要与空间要素实现有效的协同融合设计。
为此,编制团队多地走访调研,尝试从宽、窄、中多层次视角进行叙事意象梳理、区域禀赋分析、目标需求识别和主题分解演绎。“我们在有限载体上凝练表达镇域空间尺度丰富的文、史、旅多元主题,无疑也是一项学术试验,期待《亭林人文地图》为同类作品的设计提供可能的示范”,华东师范大学地图研究所副所长唐曦如是说。
据介绍,《亭林人文地图》以“凤栖梧桐松隐鹤·云间亭林不思归”为隐喻主旨,构建“感受江南”“安身立命”“重拾乡愁”“拥抱金山”等4个图组的叙事线索,渐进式演绎亭林“自然优渥(基础)-人文昌盛(历史)-乡愁浓郁(传承)-城镇繁荣(发展)”的内在逻辑。成果最终呈现15个图幅30个页面的专题时空信息图示,在内容上清晰阐释了亭林镇宜居宜业的江南自然人文背景、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影响,以及优越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。
刘雪峰表示,《亭林人文地图》的出版是亭林人文传承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,未来将进一步挖掘亭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探索并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郑州大学等“双一流”高校在相关领域的合作,力争打造“校地合作”新典范,朝着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“新高地”的目标不断迈进。
(亭林镇供图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