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香港自全面通关之后,经济有如装上引擎,各行各业复苏势头理想,不少公司出现人手短缺问题,故在复常后加快推动经济走上增长之路,成为各界关注点。事实上,虽然今季中小企指数理想,但外围仍有种种不明朗因素,俄乌冲突持续推高通胀,欧美消费力大减,故今年难以对本港经济三大马车之一的出口持乐观态度。当务之急,特区政府应千方百计突破困难,为港商创造更多机会。
受3年多的疫情影响,港商错失了不少参展机会,生意大受打击。因此,特区政府应加码资助港商参加各大小型展览,而港商亦要积极参展,例如: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、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等,均吸引大量海外及内地公司采购,港商应参展相关展会,争取订单。
至于内需方面,过去派发消费券已见一定效用,当局可考虑与电商平台及各大小企业合作,举办香港版的“双十一”活动,让消费者可以指定期间以优惠价购物,一来促进消费,令企业有更多生意,亦可让市民买得更“抵”,实行双赢之局。
同时,特区政府应向中央争取容许更多省份来港发债,甚至考虑度身订造,成立专为内地而设的发债融资平台,争取香港成为内地集资主要平台。
再者,新冠疫情期间,来港上市的企业数目及集资额不多,港交所应加大到内地推介力度,例如定于一年内,到内地所有省份做推介工作,争取每家有机遇上市的企业,都以香港为首选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