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动态:71年后 我们一起重温这件“小事”

来源:浙江日报   2023-04-12 11:50:23
A+A-

潮新闻 记者 陈宁 见习记者 林晓晖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

又至4月,我们迎来第35个爱国卫生月。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这项光荣传统也已走过整整71年。

但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,也有人不解,我们为啥还要在“讲卫生”这件“小事”上费工夫?

其实,这件“小事”的分量,值得好好掂量。我们就从最近网上的一场“争论”、浙江人身边的一条巷子,和一种新的观念开始说起。

口罩之争

前不久,一个“还需不需要戴口罩”的话题,突然火了。不少网友坚持,即便病毒退散,口罩也不能退散,并呼吁勤洗手、“一米线”、公勺公筷、分餐制等生活习惯值得坚持。这些细小的习惯,更像是疫情后形成的一种“公约”,大家愿意自觉遵守,为自己,更为了别人。

且不说过去三年,相关部门、各地各级多次倡导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助力疫情防控。就看看我们身边,人人参与,把环境整洁、文明举止这样的事做到极致,这与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。

爱国卫生运动,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。但不免有人好奇,“讲卫生”是一种个人习惯,“爱祖国”则是一份深沉的的情感,它们为什么会被紧密联系起来?

这要追溯到它诞生的历史语境中。

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,经济社会发展刚刚起步,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后,开始着眼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。一场规模空前的群众运动拉开序幕,把卫生工作提升到爱国的高度,全民参与除“四害”、整治环境,让新中国在“一穷二白”的情况下经受住了鼠疫、天花、霍乱、血吸虫病等严峻考验。

显然,71年后的今天,洗洗手、扫扫地这样的日常小事已经不需要大范围倡导。但它依然无处不在,代表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健康观念,和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自觉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它更是具象为种种可知可感的现象。

比如,马路上的垃圾桶“消失”了,“垃圾不落地”的理念日渐普及;社区街道倡导定点定时投放垃圾,居民们自觉践行垃圾分类;人们发现,落实这一件件“小事”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指标,而是实实在在的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。

又比如,社交媒体上,富阳新叶村、淳安下姜村、安吉余村等“网红”村庄,不断刷新全国人民对农村的认知。人居环境与山水风光相伴相生的背后,也有爱国卫生运动的足迹。“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”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农村厕所革命的红利逐步释放。继2017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卫生县城“满堂红”之后,2020前,浙江的国家卫生乡镇比例位居全国省区第一……的确,在浙江人的眼里,卫生二字,早已从干净整洁,延伸到现代、便捷、时尚。

所以,爱国卫生运动这件事并没有“过时”。亚运盛会在即,全世界的人们对一个美丽健康、活力满满的亚运之城拉满了期待值。

当然,我们也必须看到,新时代的爱国卫生工作,依然面临难点。一边是老龄化、工业化叠加背景下,多重疾病负担并存、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风险;另一边,“大健康”理念尚未真正建立,爱国卫生运动方式方法创新不足,专职爱卫工作人员,基层队伍建设亟待完善。

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所说,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,不能仅靠医疗卫生的“小处方”,更要靠社会综合治理的“大处方”,需要动员起无数个“健康细胞”的力量。

1958年,毛主席在杭州市小营巷视察卫生工作

205米的巷子

浙江与爱国卫生运动有着颇深的渊源。我们从一条小巷说起。

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,也被称为“红巷”。这条不足205米的巷子,浓缩着浙江卫生健康事业的光荣历程——

1958年1月5日,毛泽东主席在赴杭州机场途中临时决定来到小营巷视察卫生情况。他来到居民家中,一一察看居民的卧室、厅堂、厨房、菜橱、水缸……

毛主席的细微之举,极大地鼓舞了杭州市民“消灭四害、卫生防病”的积极性,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渐入高潮。

2003年12月19日,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和视察杭州市小营巷卫生工作46周年纪念日前夕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杭州小营巷召开座谈会,会上率先提出“没有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”的重要论断。

彼时的浙江,经受住了非典战疫大考。这场在特殊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座谈会,强调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在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。

今天,小营巷第8代卫生委员接过“接力棒”,把爱国卫生运动从一句口号,细化为人们生活实实在在的幸福感——在这里,它关乎着每块石板、每个水缸、每扇窗户是否干净;更关乎着每位社区居民是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是否提升了健康素养等等。

有人说,走过小营巷,你可以见证新中国卫生健康的发展历史,触摸中国共产党人对健康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。

从经济社会发展初期倡导的爱国卫生运动,到全面协调发展时期的加强公共卫生建设,再到浙江奋力推进“两个先行”新征程上强调的卫生健康现代化……可以说,爱国卫生运动的步伐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紧相依。

中国首个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,坐落于杭州市区的小营巷,2017年开始正式对外开放

新的健康观

新冠疫情正在重塑人们的健康观。向外看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身心健康;向内看,健康已不仅仅局限于看病就医,更是延伸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。

今天的浙江,正在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高地。细看具体实施要求,其中不乏“人的健康素质大幅提高”。

具体如何提升?《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99条》里有全面的阐释。99条内容包含了解健康常识、营造健康环境、培养卫生行为、合理安排膳食等多个方面内容。有专家解读,其体现的新健康观,更加聚焦百姓的主观意识,更为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这与以往“以治病为中心”的健康观有大不同。

人的全面发展,浙江是有底气的。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全省人均预期寿命82.2岁,高于全国4.0岁;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6.11%,高出全国水平10.71%。

环顾我们生活四周,这些数据也是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——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,11个国家卫生城市,52个国家卫生乡镇县,421个国家卫生乡镇遍布全省;在全国率先推出健康浙江发展指数,用打分量化的形式让健康理念入脑入心;乘着亚运的东风,校园足球成为时尚风景;全民健身场馆随处可见,居民茶余饭后的生活更加充实……

我们再次回看小营巷——2003年那场座谈会,高瞻远瞩地指出,没有卫生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。

因此,我们要读懂这件“小事”蕴含的大眼界、大格局、大举措。在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路上,浙江不仅要紧盯这件“小事”,更要盯得准确,盯得有远见。

标签:
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青年办公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